今天是: 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  |  医院简介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旧版本地址  
首页 >> 健康资讯 >>
  • 健康资讯
  • 公告
    科室列表
  • 消化内科
  •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
  •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
  • 老年病科
  • 内分泌科
  • 肾病内科
  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
  • 神经内科一病区
  • 神经内科二病区
  • 儿科一病区(普儿科)
  • 儿科二病区·新生儿科
  • 肿瘤科一病区
  • 肿瘤科二病区
  • 肿瘤科三病区
  • 感染性疾病科
  • 康复医学科
  • 急诊医学内科
  • 急诊医学外科
  • 重症医学科
  • 中医科
  • 头胸外科
  • 泌尿外科
  • 肝胆血管外科
  • 胃肠外科
  • 甲乳外科
  • 肛肠科
  • 骨科一病区
  • 疼痛科·骨科二病区
  • 产科
  • 妇科
  • 眼科
  • 口腔科
  • 耳鼻喉科
  • 皮肤科
  • 手术室·麻醉科
  • 药学部
  • 医学检验科
  • 病理科
  • 输血科
  • 放射影像科放射一区
  • 放射影像科放射二区
  • 超声影像科
  • 营养科
  • 血液透析室
  • 消化内镜室
  • 介入治疗室
  • 放射治疗室
  • 高压氧治疗室
  • 心理咨询门诊
  • 健康体检科
  • 发热门诊
  • 120急救中心
  • 消毒供应室
  • 盘龙城院区
  • 口腔前川院区
  • 健康资讯
    寒潮来袭 老年人务必警惕这个高发病
     
    作者:黄陂区人民医院 检验科李香桂  日期:2019/12/25 19:24:02  点击:10926 次
        近来天气转凉,各种老年疾病伴随着降温接踵而至。由于空气干燥,昼夜温差大,冬季成为血栓的高发季节。那到底什么是血栓呢?今天我们就讲一讲血栓的前世今生。
        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,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,血液发生凝固或有沉积物形成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,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血凝块或沉积物称为血栓。
        根据血栓发生部位及成分,血栓又可分为:白色血栓,又称灰色血栓、动脉血栓,珊瑚状,与血管壁结合十分紧密,通常发生在血流较急的动脉内。
        红色血栓,又称凝固性血栓、静脉血栓,其弹性较好但容易脱落,通常发生在血流缓慢处或淤滞于静脉内。
        血小板血栓,由大量血小板凝聚成团块,多见于微血管。
        微血栓,主要存在于前毛细血管、小动脉、小静脉内,只可见于显微镜下。
        混合血栓,由头体尾三部分组成,由白色血栓及红色血栓共同组成,可发生在动脉、静脉或心脏腔内。其头部往往黏附于血管壁,形成附壁血栓,常见于二尖瓣狭窄、房颤及脑动脉瘤人群。
        血栓的形成
        血管壁的损伤血栓壁受损后,血小板止血作用被激活从而发生黏附、聚集及释放反应,由此形成血小板血栓。另外,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激活内外源凝血系统,使局部形成血栓。
        血流状态及血黏度当血液黏度增加、血流缓慢时,血小板分布于内皮细胞边缘,易黏附聚集形成血栓;另外某些血液黏度增高是由于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增高所致,此时红细胞变形性下降,有利于血栓的形成。
        血液成分的改变血小板的改变、凝血因子的异常、及纤溶活性降低均可引起血栓形成。部分血细胞如白细胞由于其黏附作用,也可促进血栓的形成;红细胞数量增加可导致全血黏度增加,其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也有利于血栓的形成。另外,患者血浆蛋白质脂类增多,亦可引起血黏度增高,导致血栓形成。
        血栓的治疗
        临床中常将抗凝药、抗血小板药及去纤药用于抗栓治疗,用纤溶促进剂进行溶栓治疗。
        抗栓治疗中常用的抗凝药物为肝素(即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)及口服抗凝药。国内常应用的口服抗凝药以华法林为代表。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阿替普酶、替奈普酶、瑞替普酶及重组人尿激酶原等。
        由于老年人血液循环较慢且血管较硬、较脆、缺少弹性,加之冬季气候干燥,当受到寒冷刺激,极易形成血栓。预防血栓发生,首先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疾病,将血压、血脂、血糖控制在适宜范围内,不作“三高人士”。另外,老年人需要适量运动,避免久坐,当然散步时注意保暖,保护好脆弱的脑部血管。最重要的一点,当使用抗栓药物时务必谨遵医嘱,药物的错误应用可造成出血并发症,得不偿失!
        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,有助于我们做好源头预防。只有认真对待相关的因素,消除血栓成因,才能拥有一副健康的好身体。
    网站首页 | 医院介绍 | 咨询投诉 | 联系我们
    鄂ICP备19019390号 版权所有: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地址: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百秀街259号

    咨询电话:027—85931736 投诉电话:027-61107784 急救电话:120 85901432

    微信服务号

    关注微信服务号

    微信订阅号

    关注微信订阅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