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  |  医院简介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旧版本地址  
首页 >> 医院文化 >>
  • 教学科研
  • 护理园地
  • 党团工会
  • 医院文化
  • 专题活动
  • 公告
    科室列表
  • 消化内科
  •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
  •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
  • 老年病科
  • 内分泌科
  • 肾病内科
  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
  • 神经内科一病区
  • 神经内科二病区
  • 儿科一病区(普儿科)
  • 儿科二病区·新生儿科
  • 肿瘤科一病区
  • 肿瘤科二病区
  • 肿瘤科三病区
  • 感染性疾病科
  • 康复医学科
  • 急诊医学内科
  • 急诊医学外科
  • 重症医学科
  • 中医科
  • 头胸外科
  • 泌尿外科
  • 肝胆血管外科
  • 胃肠外科
  • 甲乳外科
  • 肛肠科
  • 骨科一病区
  • 疼痛科·骨科二病区
  • 产科
  • 妇科
  • 眼科
  • 口腔科
  • 耳鼻喉科
  • 皮肤科
  • 手术室·麻醉科
  • 药学部
  • 医学检验科
  • 病理科
  • 输血科
  • 放射影像科放射一区
  • 放射影像科放射二区
  • 超声影像科
  • 营养科
  • 血液透析室
  • 消化内镜室
  • 介入治疗室
  • 放射治疗室
  • 高压氧治疗室
  • 心理咨询门诊
  • 健康体检科
  • 发热门诊
  • 120急救中心
  • 消毒供应室
  • 盘龙城院区
  • 口腔前川院区
  • 医院文化
    学习乡医“王华”接地气
     
    作者:退休老职工 徐华松  日期:2014-11-4 8:38:57  点击:10517 次
       连日来,武汉晚报刊载了“乡医之星”,报道了我区甘棠卫生院王华医生的先进事迹。在武汉市、黄陂区引起了极大反响。武汉市卫生计生委、黄陂区委区政府下发文件,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向王华学习的活动。这是黄陂区又一件大喜事,更是黄陂区卫生系统史无前例的荣耀。因此,作为黄陂人,无比感到骄傲和自豪,宣传和学习王华的先进事迹,是当之不懈的任务。
        王华的先进事迹内容广泛,内涵深邃。作为黄陂人,学习身边的英模人物,着重要学习她的接地气,大力弘扬黄陂地气的优良传统,促进黄陂各项事业的发展。什么是黄陂的地气?纵观历史,即植根于三千年的盘龙城,由“双凤”之道的熏陶,经滠水灌溉滋润培育长成的奇葩——淳朴的乡风民俗。现实的说,就是勤劳俭朴,力行创富,重情诚信,励志进步的人文精神!
        当前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,黄陂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,但是不难看出,农村的经济发展还相当滞后,远远跟不上医学技术发展的速度。尽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,享受了农合医保,但杯水车薪还难于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,不少的农村人依然摆脱不了大病、重病和难以治愈疾病的羁绊。医疗活动仍然处在经济利益的操控下,医患关系还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,一旦相处不适,很容易发生矛盾纠纷,正是时下医疗机构棘手的问题。
        在当今时代,王华超世脱俗成为“乡医之星”,并非容易。她的学历不高,职称不高,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都不好,在一个偏僻的乡村,仅靠一个药箱“三件宝”(听诊器、血压计、体温计)走在乡间的沟沟坎坎,出没在村头巷尾,与城市的医疗条件、医疗设施、医疗技术,堪叹天壤之别。然而成功的奥妙,发人深省。
        准确地说,“乡医之星”是历练的结果,应时势接地气的产物。
        一是扎根农村,爱岗敬业。王华生长在乡医世家,从小就喜爱乡医职业,治病救人,使命光荣。长大后坚定走上行医之路。她谨记妈妈的教诲:“做了这件事,就要把事做好,要么就不做,不能图其所好混饭吃”。就业十七年来,一直坚守在岗位上,曾经连续十年在多个血吸虫病疫区村驻点,条件差、生活苦、工作累,从来没有怨悔。在群众的口碑里,王华“看病过细”、“说话和气”、“对病人贴心”,深受村民的欢迎。每到一点,红火一处,调离异地,病人跟着跑,干部群众舍不得走。调回卫生院后,每天都是提前上班,最后一个下班,城里外乡的病人都慕名而来找她看病,常常是病人打围,日诊量突破70人次以上。据该卫生院统计,去年一个人干了半院人的活,全院12名医生,共接诊53447人次,王华一人接诊28398人次,占全院53%。
        二是钻研业务,精益求精。王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,只毕业于黄陂卫校。长期以来,一直坚持自学为主,重于实践。她学习很刻苦,人到哪里书带到哪里,一有空就看书。从来没有闲余的爱好,除了上网查医学资料外,基本上每天抱着书,家里沙发上、床上到处是她的书。她虚心好学,不耻下问,凡是她的同学、同事都是她的老师。她勤于钻研理论,勇于探索技术,善于总结经验,重于精益求精,业务水平进步很快,先后取得了大专的文凭,晋升中级职称,能在缺乏先进设备的条件下准确诊断和治疗病人,无一漏诊误诊,成为这远近闻名的全科医生。
        三是重情诚信,贵在践行。生活在农村的王华,与农民有深厚的感情,知晓农村困难,理解农民的疾苦。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,都能体恤民情,以情为怀。乡里人胆子小,有个三病两痛就吓得不得了,王华都会热情上门,提供医疗咨询,支个招壮个胆,解除顾虑。对于病人,更会精心的观察检查,及时地治疗或指导就医,深得病人信任,从没发生过医疗矛盾和纠纷。乡亲们都把她当亲人,积极配合工作,主动关怀生活,只要她去出诊,都会有人帮她看门做饭带孩子。农村经济不富裕,王华每天的工作中琢磨最多的是,怎样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,千方百计地为他们省钱。简化了医疗程序,避免大检查,尽量开小方子,选择便宜效果好的药品,不让病人多花钱,花冤枉钱。据该卫生院资料显示,去年她接诊了2.8万人次,人均每笔费用23.95元,最低一笔2.78元。
        四是立义施德,甘于奉献。王华是一个平凡的人,她为人低调,不慕浮华,满足于平常人家生活。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做家务,对于名利看得很淡然。唯有工作是她最大的乐趣,看病有瘾。只要来了病人,她都会顾不了家,顾不了孩子,顾不了自己,全身心地投入,乐此不疲。无论是在驻点的日子里,还是在医院的工作室,只要一个电话或一个口信,不管多远,白天黑夜,刮风下雨都会随叫随到。她身材弱小,背个装得满满的药箱,还要提拿些器械,常常是来去匆匆,独往独行,刚走出风雨飘摇的白昼,又钻进黑古隆冬的夜里。曾经多次摔倒在泥泞的路上,掉进冰冷的水沟里,流过眼泪,叫过痛,总是心酸之后成为嫣然一笑,在她的心里只装着病人,唯独没有自己。她行医修德,严于律己,从来不接受病人的馈赠。在村里出诊,不吃病人家的饭,衣服弄脏了不换村民的衣,坚决不做“鸡蛋医生”,极力反对“问题大夫”,她只有一个心愿,当好医生,病人满意,自己称心。
        “乡医之星”光彩照人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金钱至上,利欲膨胀的今天,王华以全新的风貌展示自我,把青春和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乡村医疗,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,可谓是时代的奇葩。更重要的是,在改革深入发展的当下,医疗卫生改革进入公共服务完善扩大覆盖的新医改探索中,成功地闯出了新路子,把国家医疗服务的爱心触角,温情地延伸到基层,让广大人民群众充满对党和政府的信任,给新时期医疗服务做出了表率,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融洽医患关系照明了前进的道路。因此,学习王华事迹义不容辞。作为黄陂人,尤其是卫生系统的人们,一定要以王华为榜样,借星星之光,接地气之灵,为人做事,把各项事情做得更好,努力实现黄陂梦想!          
    网站首页 | 医院介绍 | 咨询投诉 | 联系我们
    鄂ICP备19019390号 版权所有: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地址: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百秀街259号

    咨询电话:027—85931736 投诉电话:027-61107784 急救电话:120 85901432

    微信服务号

    关注微信服务号

    微信订阅号

    关注微信订阅号